今年春节,我回到了家乡河南项城市。漫步城区,街道的整洁与秩序彰显着城市管理的精细化,璀璨的灯火装点着节日的喜庆。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暖冬行动”正在进行:志愿者们为留守老人和困难群众送去新春祝福,将治理体系的人文关怀渗透到社会的毛细血管中。这种既重视硬件建设又注重软实力提升的治理模式,正是现代化社会治理的生动写照。
正月里,我走亲访友,看到了基层治理创新的丰硕成果。昔日的农村面貌已焕然一新,取而代之的是规划有序的新型社区。在一个示范村的春节联欢活动现场,我欣喜地发现,文化振兴与乡村治理已然融为一体:村民们自发组织文艺演出,不仅丰富了节日文化生活,更成为凝聚乡村治理共识的有效载体。夜幕降临后,曾经“九点沉寂”的城市依然活力迸发。南大街商圈的“夜经济”,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这座古城注入新活力,展现出城市治理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。
最令人欣慰的是项城在智慧治理方面的创新实践。“项城云”与“项快办”App的推出,构建起了“整体联动、部门协同、一网办理”的现代化治理体系。这种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,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治理方式从“单向管理”向“双向互动”的转变。社区网格员们坚守岗位,用责任与担当诠释着基层治理的温度;便民服务
打烊,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智慧治理带来的便利。
我平时研究社会治理,深知现代社会治理既要善于“运用铁的规矩”,更要注重“画好最大同心圈”。项城的实践给了我们重要启示:基层治理创新必须立足本土实际,在坚持党的领导下,把政府治理、社会调节、居民自治有机结合,方能绘就善治新图景。近年来,项城在完善社区议事协商制度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,正是这一治理理念的生动实践。
从古城的发展进程中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善,更是治理能力的提升和社会文明的进步。作为一名游子,我为家乡的蝶变感到自豪,也更加坚定了为推动家乡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智慧的决心。(作者系南京邮电大学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研究员 金巍)
(文章来源:2025年2月19日光明日报07版光明视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