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作为提升人口素质的基础性工作,对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。在我国人口新形势下,教育体系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、人才供需不适配、终身学习体系不完善等挑战。与此同时,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,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 求,亟须通过持续深化教育体系改革,为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教育支撑,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。
构建均衡发展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。完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制度,根据人口分布、生源情况,通过教师培训、课程资源共享等举措,普遍提升学校整体办学质量。推进教师编制的统筹改革,建立城乡、区域间教师合理流动机制,通过均衡工资待遇等举措,促进优秀教师跨区域、跨校轮岗任教,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。
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造。建立产教融合型高校,推动企业与学校深度联合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,推动课程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同步。探索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等制度改革,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提升。同时,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,将就业质量、创新能力、社会贡献度等因素纳入其中。
健全终身学习体系。首先,建立个人终身学习的账号制度,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,构建数字化学习平台,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,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便利条件。同时,要建立企业培训职工的财税激励制度,将职工教育、培训经费纳入企业成本。其次,通过系统改革提升职业教育地位,完善职教高考制度,拓宽职业教育上升通道,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横向流动。建立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,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,实施学历证书和技能证书等级互动机制,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。同时,加强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,引进国际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标准,提升职业教育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