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“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”“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”。这为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、更好实现“老有所养”提供了根本遵循。近年来,江苏着力提升养老社会化服务水平,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,力求保障每一位老人都能享有基本养老服务。提升养老社会化服务水平既是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、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必然选择,也是推动社会服务体系现代化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、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。
优化区域养老服务资源配置
推进均衡发展
坚持因地制宜,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老年人口分布特点,合理规划养老服务资源布局。重点是要进一步加强苏南、苏中、苏北地区在养老服务资源共享、人才互助、技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,促进养老服务资源在全省范围内的协调均衡布局;还要尽快补齐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养老服务短板,通过增加政府投入,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,提升农村养老服务的覆盖范围、服务质量和可持续性。
构建多主体全链条协作机制
打造共赢生态
建立涵盖民政、卫生健康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跨部门协调机制,统一规划养老服务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,使各部门在政策制定、资金投入、服务监管等方面实现高效协同,确保政策连贯性和执行高效性。积极探索与市场和社会组织合作的新模式,鼓励和引导私营企业、非政府组织等参与到养老服务的供给中来。关键是要通过完善开放、公平、透明的市场环境,激发市场活力,利用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创新能力和服务优势,丰富养老服务的内容和形式。还要完善省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,实现养老服务的信息共享和技术协同。同时,利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,提高服务匹配的精准度和效率,优化资源配置。
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提升品质
满足多样需求
积极探索和推广新型养老服务模式,以适应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。要有效依托社区资源,提供好日间照料、康复护理、文化娱乐等一站式社区养老服务,使老年人能够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享受高质量养老服务。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、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等方式,提供远程医疗、生活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,满足居家养老需求。还要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服务,利用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开发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,如智能穿戴设备、远程健康监测等,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。
建设高素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
夯实发展基础
养老服务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专业人才支撑。要持续加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,关键是建立养老服务专业教育和培训体系,通过加强与高等院校、职业学校合作,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养老服务人才。要努力提高养老服务的职业吸引力,通过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薪酬待遇、完善职业发展通道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,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养老服务行业。
(作者为省重点智库南京邮电大学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副教授,社会与人口学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;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“基层政府制度执行力的生成机理与提升路径研究”〈20BZZ058〉阶段性研究成果)